发酵面食分会副会长王凤成教授正式接任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
据国际谷物科技协会(ICC)官方消息,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副会长王凤成教授于2015年1月正式接任主席,任期两年(2015-2016),主席职务卸任后还将但任两年的ICC管理委员会主席并继续作为执委会成员。为此,王凤成教授将代表我国在ICC最高决策和科学技术机构连续任职服务,这在我国乃至亚洲国家是首位谷物科学家荣获此任。
ICC是一个国际公认的谷物科学技术组织,于1955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粮食会议上成立。其前身为国际谷物化学协会,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。中国粮油学会作为国家会员于1990年加入了ICC,我国包括河南工业大学在内的7个单位成为ICC团体会员。
作为国际谷物科技领域的带头人,ICC致力于将本领域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信息提供给全世界,以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,为谷物科技全方面的发展作贡献,同时协调组织专家、学者进行学术交流,促进国际合作,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标准化进程,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。ICC的主要刊物包括:《ICC通讯》、《ICC标准方法》、多种文字的《谷物加工和谷物化学手册》、《ICC多语词典》以及会议文集等。
王凤成教授简介:男,博士,河北省海兴县人,1963年8月出生。1983年7月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并留校任教,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。1995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资助赴美留学,先后获生物与农业工程硕士和谷物科学博士,并进行了博士后研究。2002年学成归国回到母校,曾任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院长,现任粮油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主任,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,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,兼任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博士生导师,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副会长,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副理事长,《世界谷物》中文版主编。王凤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谷物科学和食品加工技术,主持完成欧盟第六框架食品安全重大合作课题1项,完成国际合作项目4项;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6项;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4项、三等奖10项;获得国家发明专6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0项;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0项;主编学术著作4部,发表学术论文60篇;组织主持和特邀参加国内外谷物科技研讨会议10次;研究成果和新产品在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,为我国粮食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